除了黃金,白銀是另一項最受歡迎的貴金屬投資。白銀在歷史上的地位其實不下於黃金,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Milton Friedman曾指出,歷史上主要的貨幣金屬是白銀,而不是黃金。
白銀是「強國貨幣」
早於美索不達米亞的古巴比倫國,已經開始使用白銀作為交易工具,並以碑文列明貨品換算成白銀後的價值。到古希臘征服馬其頓及色雷斯後,由於這兩個地區均擁有蘊藏量豐富的銀礦,便開始利用礦藏大量製造並發展銀幣,當時希臘發行的銀幣,隨著希臘的版圖及貿易路線,成為歐洲至地中海地區流通的貨幣。
羅馬帝國早期沿用希臘的貨幣制度,因此亦選擇發行銀幣作為交易工具,其中最具化表性為「德納留斯」銀幣。有趣的是希臘與羅馬這兩個超級帝國,都同樣犯了濫發貨幣的錯誤。希臘為了擴張領土,便不斷稀釋發行銀幣的成色,結果導致通貨膨脹及經濟崩壞,最終被羅馬所取代。而羅馬為了維持規模龐大的經濟體系,亦不斷降低發行銀幣的成色,後來甚至以銀含量不足2%的「雷迪埃特」銀幣取化流通量甚廣的「德納留斯」銀幣,導致全國出現通貨膨脹問題,而羅馬更嘗試透過價格管制以抑制通脹,但一如中國民國時期推行價格管制的措施,結果是商人乾脆囤積手上的貨品,令經濟加速惡化,導致整個羅馬帝國走上瓦解之路。
從希臘及羅馬的歷史,清楚顯示採用量化寬鬆措施必定會導致貨幣貶值,雖然美國聯儲局正部署退市,但從過去數年美國的發債規模及預期聯儲局會採取循序漸進的退市步伐,加上歐洲及日本仍透過量化寬鬆措施刺激經濟及應付政府開支,調整個人投資組合時,仍須要考慮保留貴金屬投資以平衡通脹風險。
中國的銀本位制度
「銀兩」、「銀行」及「銀號」等名詞,說明白銀在古代中國交易中所佔的重要地位。中國可說是少數奉行銀本位制度的文明古國,早於唐朝,中國已出現銀行,提供兌換白銀的服務。明朝末年,白銀更成為當時主要流通的貨幣,而清朝,白銀更是全面流通的貨幣,直到清朝末期,因著多項割地賠款的不平等條約,導致中國大量白銀外流,令到清朝步向衰亡。
白銀貨幣的衰落
由19 世紀開始,全球多國奉行金銀複本位制度,但此制度吸引當時的投機者從落後地區購入白銀,再轉售到發達地區,導致白銀供應大增。考慮到白銀市場的混亂情況,當時多國央行決定放棄金銀複本位制度,改用金本位制度,令白銀開始由交易工具轉變為投資工具。
從白銀作為交易工具的歷史,亦可以看到白銀的投資價值,白銀本身是蘊藏量有限的貴金屬,並不能像現時流通的紙幣般可以隨時加大發行量,因此白銀價格雖然會受供求及經濟因素影響,但相對存在不少變數的貨幣,仍是穩健可靠的投資選擇。
(資料由永豐金融集團提供)
白銀是「強國貨幣」
早於美索不達米亞的古巴比倫國,已經開始使用白銀作為交易工具,並以碑文列明貨品換算成白銀後的價值。到古希臘征服馬其頓及色雷斯後,由於這兩個地區均擁有蘊藏量豐富的銀礦,便開始利用礦藏大量製造並發展銀幣,當時希臘發行的銀幣,隨著希臘的版圖及貿易路線,成為歐洲至地中海地區流通的貨幣。
羅馬帝國早期沿用希臘的貨幣制度,因此亦選擇發行銀幣作為交易工具,其中最具化表性為「德納留斯」銀幣。有趣的是希臘與羅馬這兩個超級帝國,都同樣犯了濫發貨幣的錯誤。希臘為了擴張領土,便不斷稀釋發行銀幣的成色,結果導致通貨膨脹及經濟崩壞,最終被羅馬所取代。而羅馬為了維持規模龐大的經濟體系,亦不斷降低發行銀幣的成色,後來甚至以銀含量不足2%的「雷迪埃特」銀幣取化流通量甚廣的「德納留斯」銀幣,導致全國出現通貨膨脹問題,而羅馬更嘗試透過價格管制以抑制通脹,但一如中國民國時期推行價格管制的措施,結果是商人乾脆囤積手上的貨品,令經濟加速惡化,導致整個羅馬帝國走上瓦解之路。
從希臘及羅馬的歷史,清楚顯示採用量化寬鬆措施必定會導致貨幣貶值,雖然美國聯儲局正部署退市,但從過去數年美國的發債規模及預期聯儲局會採取循序漸進的退市步伐,加上歐洲及日本仍透過量化寬鬆措施刺激經濟及應付政府開支,調整個人投資組合時,仍須要考慮保留貴金屬投資以平衡通脹風險。
中國的銀本位制度
「銀兩」、「銀行」及「銀號」等名詞,說明白銀在古代中國交易中所佔的重要地位。中國可說是少數奉行銀本位制度的文明古國,早於唐朝,中國已出現銀行,提供兌換白銀的服務。明朝末年,白銀更成為當時主要流通的貨幣,而清朝,白銀更是全面流通的貨幣,直到清朝末期,因著多項割地賠款的不平等條約,導致中國大量白銀外流,令到清朝步向衰亡。
白銀貨幣的衰落
由19 世紀開始,全球多國奉行金銀複本位制度,但此制度吸引當時的投機者從落後地區購入白銀,再轉售到發達地區,導致白銀供應大增。考慮到白銀市場的混亂情況,當時多國央行決定放棄金銀複本位制度,改用金本位制度,令白銀開始由交易工具轉變為投資工具。
從白銀作為交易工具的歷史,亦可以看到白銀的投資價值,白銀本身是蘊藏量有限的貴金屬,並不能像現時流通的紙幣般可以隨時加大發行量,因此白銀價格雖然會受供求及經濟因素影響,但相對存在不少變數的貨幣,仍是穩健可靠的投資選擇。
(資料由永豐金融集團提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