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23, 2025

富途「現金寶」收益記錄

最近 (2025年6月9日),富途「現金寶」的港元收息很低,只有約 1.8% 利息,我會將港元兌換成美元買入以美元計價的「現金寶」。

以這個 post 來記錄我的富途「現金寶」收益,每兩月更新一次!每兩個月提出來,再把本金加利息重新投入到富途「現金寶」去。

(最後更新日期:2025年6月9日)

25/03/2025 - 23/05/2025
本金:HKD 100,550
贖回:HKD 101,050
收益:HKD 500

21/01/2025 - 20/03/2025
本金:HKD 100,000
贖回:HKD 100,550
收益:HKD 550

Tuesday, March 11, 2025

「現金寶」一個月收益

總結一下,現金寶一個月收益,跟銀行一個月定期分別唔大:

期間:2025-01-21 至 2025-02-20

現金寶:HKD 296.30

銀行:HKD 278.58

現在每天利息一般約 HKD 9.26 - HKD 10.18 


相差約廿蚊,主要應該是銀行的利率問題。但確實,現金寶的好處是可以隨時拿回現金 (T + 1),也不用罸息,不用被長時間鎖住。


現金寶跟銀行定期一樣可以做到複式效果,主要是看利息有多少,現在銀行做 1 至 3 個月定期約 2.9% - 3.2%,但有不同要求,例如要新資金及要達到指定金額,而現金寶則沒有相關要求。


我計劃在 3 月 20 日把現金寶賣出,並再次把整筆現金連利息再次買入現金寶,從而獲取更多的利息。

Monday, January 27, 2025

富途「現金寶」

這個 blog 超過了一年沒有更新,雖然現在應該已很少人看 blog 的了,但也更新一下情況 ☺


個人倉方面,上年因為要去旅行,而且啲 Yen 一直係咁跌,最後原本用來投資的日圓都拿了去玩了 👀


平保保持不變,曾有上過差不多 60 元,當時沒有賣出,因為相信它不只這價錢,現在跌回到 41 左右,比我的買入價還要低,不知是不是它手上持有很多房地產,最近一年國內有很多房地產企業經營有困難,違約不還款、只能苦苦支撐著,及國內房地產價格一直低迷所引致。


最近透過富途換了美金並買了它的「現金寶」,它寫著年利率約有 4.2%,現在港元定期最多只有 3.5%,而且要麼需要大額 (50萬或以上) ,需麼需要匯入新資金才有。雖然銀行也有美元定期做,但銀行的匯率加上手續費,比在富途兌換的不化算,也有很多人會選擇用 IB 做美元定期,但我對 IB 不太熟識,所以便用富途算了。對比定期,「現金寶」的賣點是每天都有息收及可以隨時賣出取回現金,不用鎖死啲錢。

「現金寶」有港元及美元,港元「現金寶」沒什麼好注意,比定期靈活,可以隨時賣出取回現。如果是買美元「現金寶」,我建議要放超過四個月,就算港元是跟美元掛勾,但一買一賣還是有一些差價的,我們就以 7.75 - 7.85 這區間來算算,假設我們以 7.85 換一美元,之後一美元只能換回 7.75,這裏會有約 1.3% 的差價,放 4 個月的回報約 1.3%,所以放四個月以上才打和。


個人倉更新@2025-01-18

1) 平保 1000@44.375

2) 美元「現金寶」@3,000

3) 港元「現金寶」@100,000

Monday, November 27, 2023

買貨 - 2318 平保

2023-11-27

再入 1 手中國平安@38.0,好奇怪,其實佢第二季同第三季的業績都係唔錯,派息又幾好。但市場一直有啲關於佢係住房投資的不利消息流傳而令到佢個股價一直下跌。

** 平保 500@38.0


個人倉更新@2023-11-27

1) JPY 150,000@0.0569

2) 平保 1000@44.375


買貨 - 2318 平保

日期: 2023-05-29

補番 5 月份時買入左 1 手 2318@50.75

** 平保 500@50.75


個人倉@2023-05-29

1) JPY 150,000@0.0569

2) 平保 500@50.75

Sunday, November 26, 2023

買貨 - 日圓

補回記錄

上年 (係個時來講) 2022-07-15 趁日圓跌到去 0.0569 時入左啲円

** JPY 150,000@0.0569


個人倉@2022-07-15

1) JPY 150,000@0.0569

Sunday, July 23, 2023

2023 超市現金券換領紀錄 (更新至 7 月)

 紀錄一下 2023 年的超市現金券換領紀錄


3月:家居上網續約兩年,換左 16 張 $50 (共 $800) 惠康現金券

4月:中電「度度嘗」 1,500 分積分,換左 1 張 $50 一田現金券

5月:中電「度度嘗」 2,400 分積分,換左 2 張 $50 (共 $100) 一田現金券

7月:一間本地證券商的 APP 內活動,獲取 8 張 $100 (共 $800) 百佳現金券


截止 7 月,共換了 $1,750 超市現金券

Wednesday, April 12, 2023

「積分」時代 - 積分換現金禮券

現今社會已經係一個儲「積分」的年代,衣、食、住、行任何消費/支出,都可以儲到積分,而呢啲積分係可以用來當「現金」使或換領不同商店的「現金券」來用。所以便整理了一些比較易接觸到的消費項目,看看是否可以幫補吓生活上的支出。

大家如果有其他消費項目的換領消息,可以分享俾我,我加入去。

--
註一、以下資訊只供參考之用,一切以該銀行或機構的官網的最新資料作準。本 blog 不會就任何錯誤或失實資料陳述承擔任何責任。
註二、轉換要求一般包括常見到的超級市場 (例: 百佳、惠康、AEON、一田等) 或商店 (A1、屈臣氏、萬寧、麥當勞、美心等) 的現金券,詳細資料需要自行瀏覽該銀行或機構的官網。
註三、請留意不同的銀行或機構的積分會有不同有效期,詳細資料需要自行瀏覽該銀行或機構的官網。
--

最後更新日期:2023-07-27

銀行或機構 積分獲取方法 轉換要求及注意事項 轉換比率 (消費$ : 現金$)
中銀香港 信用卡積分
簽帳 $1 = 1分
(持卡10年或以下) 每 12,500 分可以換 $50 現金券/每 25,000 分可以換 $100 現金券,相當於 0.4% 現金回贈
-
(持卡10年以上) 每 10,000 分可以換 $50 現金券/每 20,000 分可以換 $100 現金券,相當於 0.5% 現金回贈
-
中銀 Visa Infinite 卡在本地及海外堂食、外賣、外送平台日日賞10X積分(相等於4% 現金回贈),毋須登記並無最低簽賬要求。
-
手續費: 無
-
電子券
10年或以下
125:1/
250:1
-
10年以上
100:1/
200:1
-
中銀 Visa Infinite
25:1

交銀香港 信用卡積分
簽帳 $1 = 1分
每 25,000 分可以換 $100 現金券相當於 0.4%  現金回贈
-
手續費: 無
-
實體券
250:1
匯豐香港 奬賞錢
基本每簽帳 $250 = $1 奬賞錢

每 $1 奬賞錢等同 $1 現金,可以當現金用、兌換其他商店積分或換現金券
-
符合資格的信用卡可以登記「最紅自主獎賞」,基本會有額外 5X (或 2.4%) 回贈,建議將「最紅自主獎賞」的額外5X「獎賞錢」倍數集中於經常使用的一個簽賬類別
-
個別信用卡會有額外倍數「獎賞錢」回贈 (例: Visa Signature 卡會有額外 3X 「獎賞錢」,相等於1.2% 回贈,共 3.6% 回贈)
-
只限首港幣 100,000 元合資格簽帳
-
手續費: 無
-
電子券
250:1/
5X = 42:1/
8X = 28:1
中電 度度賞
成為會員有 400 分、
完成指定任務、玩小遊戲「綠加Fun」、到指定社企消費等
提供不同金額的的現金券,比較常見的有 $10、$20、$30 及 $50
-
基本每 50 分等同 $1現金價值 (50分:$1)
-
個別現金券的換購比率特別高 (例如A1 麵包便需要 67分:$1)
-
不定時推出限時推廣會有優惠 (例如可以 36分:$1 或 30分:$1) 換到 $50 現金券,不過使用限期相對較短,大約在換領後 2 - 3 個月內要使用。
-
手續費: 無
-
電子券、可截圖使用
50:1
萬豪/Marriott 萬豪旅享家
透過在其下酒店住宿、使用其下信用卡消費、購買指定活動和旅程的門票等
提供$50及$100現金券
-
$50的現金券是 100分:$1
$100的現金券是 75分:$1
-
手續費: N/A
-
實體券
100:1/
75:1






Tuesday, October 18, 2022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強積金)

今日收到最新的強積金季結報告,蝕了 $6xx。這個數是如何計算的?就是以過去的供款總額為基礎來計算的。為什麼我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我就係人辦!睇番記錄,2021年1月,我的強積金仲賺緊 27萬,只兩年時間便清零!

我的強積金集中投資係香港及大中華區,其實收益下跌並唔係今日先知,受托人每季都有一個 SMS send 過來,總結番當期時戶口的情況,例如賺定蝕?賺/蝕幾多等。收到睇完個訊息就算...一直抱住呢啲唔係自己錢的心態去對待強積金...愛理不理的心態,呢個係一個好大的教訓。

經一事,蔡一智!今日開始要睇實個強積金戶口,否則老左又少舊錢用。

Sunday, April 10, 2022

享受的,唔好慳 (SONY XR-55X90J)

其實呢篇嘢係 2021 年 8 月出先啱,不過之後無左回事,而家補番 😌

琴日同朋友食飯,講開買電視機,朋友玩開電子嘢,所以請教有無好介紹。

朋友話睇筆直,一部好少少的電視,萬幾二萬蚊唔算貴,仲話「享受的,唔好慳」,咁又係,電視可以話係耐用品,閒閒地可以用到七、八年。當 5 年換一部(但我而家個部用左成10年 😂😂),除番開其實每年只需要 $3,000 蚊,雖然負擔到,但始終一下至拿萬幾二萬蚊出來會有啲肉痛,唯有使用「分期大法」,令到個人感覺再良好啲 🤣🤣。

最後係 10 月入左部 SONY XR-55X90J,雖然部電視要 $14,000,但扣除消費卷 (我同太座兩個加埋 $6,000),用信用卡優惠回贈約 $800,再扣埋 SONY 回贈 $2,000 超市現金卷,實際最終只需要俾 $6,000 多一點點。

行動前已經睇過幾部唔同的牌子及型號,例如 Samsung,對 Samsung 有興趣的原因是因為家裏一直睇開 Samsung 電視,睇了 10 年還使用良好,所以便看 Samsung 了。那麼後來為什麼會選 SONY 呢? 太久了,有點不太記得,主要是
  1. OLED、Full Array LED 及 QLED 的比較
  2. 4K@60fps 及 4K@120fps (X90J 能支持) 的支援
  3. 能支持的音訊,例如 dolby atmos、dts:X 等等
  4. 能否同時支持 airplay 及 chromecast (之前我買了一個外置的 chromecast,是不錯的,但在夏天時它會很熱,常出現 hang 機的情況)
  5. HDMI 的數量 (它有 4 個 HDMI,HDMI 1 及 HDMI 2 只支持 2.0,HDMI 3 及 HDMI 4 則是 2.1,同時 HDMI 3 也用於 eARC/ARC 的,所以如果 HDMI 3 駁到 soundbar 後,實際便只有一個 HDMI 4 可以支持到 2.1)

後來在網上看了不同的評論,都說 X90J 是不錯的選擇,而且呢個型號係「日本製」,又是 2021 年出的產品,感覺比較良好 🤣🤣。

還有,如果你諗住會入手 PS5,咁 X90J 係一個選擇,因為佢支持 4K@120fps,而 PS5 一啲高質的遊戲正正係 4K@120fps,可以完美咁將遊戲的畫面及質素呈現出來。

其實係決定電視機大小時跟另一半是有一點分歧,我覺得買 50吋已經夠,因為之前個部只有 32吋,但太座一直嚷著要 55吋,說反正要換電視,便想換部大一點的,我選 50 吋的原因是因為電視機要掛牆,我住的屋苑,房與廳之間的並不是主力牆,所以擔心會掛不了,需要放回到電視櫃上,那麼,sofa 跟電視的距離會近一點。後來,在再三查詢後,也假設了如果掛不了牆的情況下,sofa 跟電視的距離還是足夠享受 55吋,最後便去入手了。

SONY 的培訓及安裝師傅的質素真的值得讚賞幾下,在來的時候是兩位看來不到 30歲的師傅,老實說,我有點擔心,太年輕給我不實在的感覺,感覺會求其完事,後來看著看著師傅如何度位,也留意到使用的電子設備來找出適當的位置,而使用的膠塞是 Hilti,這樣我更安心,因為看了很多有掛重嘢的 post 說 Hilti 是不二之選 (當然也要看現場情況,磚頭的構造及掛的位罝)。最後在安裝好原裝掛架後,其中一位師傅還特意向下用力壓來測試負重,我便知道沒有問題了😌😌。

電視機到今天已使用了約 3 個月,55吋確實不錯 (我有反省的 🤣🤣)。就是覺得聲音差一點,比較細聲,所以 2022 年的消費卷又有目標了 😌😌。